[1] |
王军, 张晓庆, 赵洪, 许怀智, 钟荣全.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南部火成岩发育区G构造油气成藏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23, 40(): 1-10.
doi: 10.16028/j.1009-2722.2023.094
|
[2] |
闫华敏, 李磊, 李林涛, 李彦尊, 李玲, 张威, 彭晨昂.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中国近海盆地CO2封存适宜性评价
. 海洋地质前沿,
2023, 40(): 1-15.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307
|
[3] |
于娅, 边立恩, 王国强, 王军, 张京思.
最大似然法断层识别技术在秦皇岛28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9, 35(8): 67-72.
doi: 10.16028/j.1009-2722.2019.08009
|
[4] |
何梦颖, 金融哲, 杨青, 成玥, 凌光久, 郑洪波.
建湖冈西剖面全新世沉积物源示踪及其对苏北盆地水系调整的指示
. 海洋地质前沿,
2018, 34(1): 1-5,11.
doi: 10.16028/j.1009-2722.2018.01001
|
[5] |
刘李伟, 林承焰, 董春梅, 马存飞.
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储层测井解释
. 海洋地质前沿,
2018, 34(2): 53-6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8.02008
|
[6] |
陈志强, 龚建明, 王蛟, 杨长清, 廖晶, 陈中红, 徐承芬, 刘蕾, 程青松.
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33(6): 46-52.
doi: 10.16028/j.1009-2722.2017.06007
|
[7] |
陈志强, 龚建明, 王蛟, 成海燕, 陈中红, 李刚, 程青松, 徐承芬.
崂山隆起寒武系油气勘探前景预测——对比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
.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33(3): 12-19.
doi: 10.16028/j.1009-2722.2017.03003
|
[8] |
吴淑玉, 陈建文, 梁杰, 刘俊, 张银国, 袁勇.
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对比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 13-21.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1003
|
[9] |
魏晗冬, 章雪挺, 赵铁虎, 齐君, 胡刚.
海底监测平台的姿态检测技术
.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6): 72-77.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6012
|
[10] |
陈清华, 程祥, 王晶, 周宇成, 刘强.
人工神经网络在闵北断块低阻油层识别上的应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11): 52-57.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11008
|
[11] |
王建强, 孙晶, 肖国林, 吴志强, 李双林.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34-39.
|
[12] |
肖维德, 唐贤君.
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发展现状与实际应用——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为例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5): 58-63.
|
[13] |
孟祥君, 张训华, 沙磊.
地下金属管道防腐层破损处的直流电法探测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12): 51-57.
|
[14] |
杜立筠, 吴志强, 龙利平.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油气储层预测技术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10): 59-64.
|
[15] |
岳来群, 吴裕根, 殷进垠, 黄定华.
阿尤恩盆地沉积特征、构造背景及油气资源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6): 13-22.
|
[16] |
刘玉珍, 王秀玲, 杜启振.
陆相薄互层油藏多波联合属性分析与油气检测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2): 58-63.
|
[17] |
张璐, 林玉祥, 于剑峰, 孙维凤, 杨海星, 刘虎.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山西组的沉积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10): 40-45.
|
[18] |
姚永坚, 李学杰, 杨楚鹏, 韩冰, 殷征欣, 徐巧越.
北极阿拉斯加北坡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12): 18-26.
|
[19] |
褚宏宪, 白大鹏, 史慧杰, 尹延鸿.
海底抛石声学探测方法——以渤海湾人工岛抛石检测为例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4): 65-70.
|
[20] |
王飞飞, 宫少军.
微生物的环境修复功能研究进展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5): 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