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渝程, 曹红, 耿威, 刘晨晖, 张喜林, 翟滨, 张现荣, 陈烨, 吕泰衡, 曹又文, 张栋, 闫大伟, 孙治雷.
海底冷泉系统氧化还原环境重建方法研究进展
. 海洋地质前沿,
2023, 39(10): 1-13.
doi: 10.16028/j.1009-2722.2022.169
|
[2] |
高琛, 胡梦茜, 吴自军.
三亚湾海滩黑化形成机制:铁氧化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38(8): 28-36.
doi: 10.16028/j.1009-2722.2021.115
|
[3] |
杨庆坤, 刘勇, 张小亮, 李海龙.
浙江江山宁国组热水沉积事件的岩石地球化学及碳氧同位素证据
.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38(1): 24-32.
doi: 10.16028/j.1009-2722.2021.197
|
[4] |
廖晋, 罗钧升, 宋鹏, 陆江, 张金锋.
琼东南盆地气烟囱发育特征、成因类型及对水合物成藏的控制作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37(7): 33-42.
doi: 10.16028/j.1009-2722.2021.119
|
[5] |
许红, 张海洋, 李绪深, 沈江远, 马骁, 付和平, 张道军, 苏大鹏, 闫桂京, 董刚, 刘新宇, 闫琢玉.
西永2井铁白云岩Fe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及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37(6): 1-7.
doi: 10.16028/j.1009-2722.2021.002
|
[6] |
吴佳庆, 刘刚, 韩孝辉, 赵彦彦, 魏浩天, 杨俊.
珊瑚礁的成岩作用:来自南海永兴岛珊瑚礁的原位地球化学研究
.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37(1): 31-44.
doi: 10.16028/j.1009-2722.2020.006
|
[7] |
李雅雯, 王兴志, 展燕, 杨西燕, 黄荟文, 杜垚, 霍飞.
埋藏条件下碳酸盐岩储层溶蚀作用实验模拟——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碳为例
.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2): 43-52.
doi: 10.16028/j.1009-2722.2019.047
|
[8] |
史同强, 许红, 张海洋, 李旭平, 张威威.
Fe同位素研究现状及其在西沙群岛铁白云岩研究中的应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8, 34(6): 50-55.
doi: 10.16028/j.1009-2722.2018.06007
|
[9] |
贾屾.
肯尼亚北部裂谷盆地类型和演化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33(2): 26-34.
doi: 10.16028/j.1009-2722.2017.02003
|
[10] |
张鹏辉, 陈建文, 梁杰, 龚建明, 袁勇, 董刚, 张银国.
南黄海盆地海相储层成岩作用与储层发育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 35-42.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1006
|
[11] |
张海洋, 许红, 赵新伟, 卢树参, 王修齐, 张威威.
西永2井中新世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3): 41-47.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3006
|
[12] |
王孝明, 操应长, 远光辉, 易春燕.
中拐地区二叠系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9): 46-54.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9006
|
[13] |
李顺, 张江勇, 钟和贤, 高红芳, 陈炽新, 庄畅.
南海北部陆坡ZSQD196PC柱状样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氧同位素、有孔虫和硅藻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11): 32-38.
|
[14] |
王楠, 徐永臣, 宋玉鹏, 朱龙海, 胡日军.
冲刷作用下桩基承载能力分析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9): 54-58.
|
[15] |
仇建东, 刘健, 白伟明.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古气候—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11): 12-16.
|
[16] |
孙萍, 赵鹏飞.
北海北部盆地储层特征及其成岩作用分析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2): 23-28.
|
[17] |
肖军, 贺茂勇, 肖应凯, 金章东.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研究进展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9): 20-33.
|
[18] |
王强, 王应斌, 张友.
北黄海中生代残留盆地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8): 16-25.
|
[19] |
胡作维, 黄思静, 张超, 郎咸国, 周桦.
碳酸盐白云化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10): 1-13.
|
[20] |
李清, 王家生, 蔡峰, 陈祈, 胡高伟.
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多幕次甲烷渗漏作用的底栖有孔虫同位素响应——以IODP 311航次为例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6): 2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