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明刚.
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在巴西桑托斯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38(9): 71-77.
doi: 10.16028/j.1009-2722.2021.157
|
[2] |
孙旭东, 郑求根, 郭兴伟, 温珍河, 张训华, 王锦洲, 栗杰, 李子渊.
巴西桑托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前景
.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37(2): 37-45.
doi: 10.16028/j.1009-2722.2020.039
|
[3] |
黄威, 路晶芳, 龚建明, 崔汝勇.
北极海域铁锰结核和结壳的分布与成因
.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7): 11-16.
doi: 10.16028/j.1009-2722.2019.218
|
[4] |
帅庆伟, 张莉, 雷振宇, 骆帅兵, 钱星, 刘建平, 周佳维.
北康盆地主要地质界面时代确定及油气地质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10): 32-41.
doi: 10.16028/j.1009-2722.2020.078
|
[5] |
肖国林, 董贺平, 杨长清, 周永青, 张金川, 蔡来星.
我国近海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态势及其地质有利性
.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7): 73-76.
doi: 10.16028/j.1009-2722.2020.043
|
[6] |
何家雄, 李福元, 王后金, 赵斌.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成因机制与油气资源效应
.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3): 1-11.
doi: 10.16028/j.1009-2722.2019.213
|
[7] |
王伟, 程涛, 刘琼, 许晓明, 盖海洋.
巴西塞尔西培-阿拉戈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4): 61-67.
doi: 10.16028/j.1009-2722.2019.088
|
[8] |
孙晶, 杨长清, 王建强, 韩宝富.
基隆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
.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33(4): 38-42.
doi: 10.16028/j.1009-2722.2017.04006
|
[9] |
潘海滨, 赵丽娅.
沙特阿拉伯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现状
.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33(6): 40-45.
doi: 10.16028/j.1009-2722.2017.06006
|
[10] |
刘芳, 原峰, 施秋华.
南沙曾母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
. 海洋地质前沿,
2017, 33(5): 32-38.
doi: 10.16028/j.1009-2722.2017.05004
|
[11] |
许红, 张海洋, 张德润, 卢树参, 卢建忠, 王修齐, 张威威.
下扬子区海陆盆地构造分割的深大断裂证据与地质构造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3): 16-23.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3003
|
[12] |
陈建文, 龚建明, 李刚, 李慧君, 袁勇, 张玉玺.
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 1-7.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1001
|
[13] |
洪唯宇, 刘成林, 赵越, 平英奇, 梁德秀.
东格陵兰盆地油气资源评价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8): 30-4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8004
|
[14] |
赫鹏飞.
宽扎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5): 27-31.
|
[15] |
崔敏.
深水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和油气地质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6): 20-26.
|
[16] |
王建强, 孙晶, 肖国林, 吴志强, 李双林.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34-39.
|
[17] |
高志清, 张训华, 温珍河, 侯方辉.
块体理论的形成及其在中国海陆构造格架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1): 1-7.
|
[18] |
杜立筠, 吴志强, 龙利平.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油气储层预测技术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10): 59-64.
|
[19] |
岳来群, 吴裕根, 殷进垠, 黄定华.
阿尤恩盆地沉积特征、构造背景及油气资源
. 海洋地质前沿,
2013, 29(6): 13-22.
|
[20] |
李敏, 屈红军, 张功成, 冯杨伟, 王云, 王力, 郑艳荣.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8): 3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