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顺莉, 谭思哲, 陈春峰, 周平.
下扬子-南黄海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油气勘探启示
. 海洋地质前沿,
2021, 37(4): 53-60.
doi: 10.16028/j.1009-2722.2021.019
|
[2] |
许红, 王修齐, 张健, 唐青松, 卢树参, 张海洋, 张威威.
四川盆地震旦系勘探突破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特征及对下扬子区的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3): 1-6.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3001
|
[3] |
雷宝华, 陈建文, 李刚, 龚建明, 张银国, 杨艳秋, 王建强.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地震地层特征与识别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 29-34.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1005
|
[4] |
王建强, 孙晶, 陈建文, 雷宝华, 张银国.
南黄海盆地烟台坳陷构造样式及其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 54-59.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1009
|
[5] |
袁勇, 陈建文, 梁杰, 张鹏辉, 吴淑玉, 张银国.
应用多属性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南黄海盆地二叠系沉积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0): 44-5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10007
|
[6] |
龚建明, 陈建文, 孙晶, 王建强, 张银国, 廖晶, 田瑞聪, 程青松, 陈志强.
下扬子高家边组烃源岩展布及其对南黄海盆地的启示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1): 43-47.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1007
|
[7] |
王明健, 张训华, 孟祥君, 陈晞, 朱晓青, 孟林.
南黄海盆地下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
. 海洋地质前沿,
2016, 32(7): 28-35.
doi: 10.16028/j.1009-2722.2016.07004
|
[8] |
许红, 张海洋, 张柏林, 闫桂京, 施剑, 杨艳秋, 孙和清, 李建委, 董刚, 卢树参.
南黄海盆地26口钻井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4): 1-6.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4001
|
[9] |
孙晶, 王建强, 肖国林, 吴志强, 李双林.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海相上构造层分布及断裂系统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18-25.
|
[10] |
李强, 温珍河.
南黄海盆地成因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14-17.
|
[11] |
肖国林, 张银国, 吴志强, 雷宝华, 孙晶, 王建强.
南黄海盆地烃源潜力比较性评价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7): 25-33.
|
[12] |
王建强, 孙晶, 肖国林, 吴志强, 李双林.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34-39.
|
[13] |
梁杰.
构造作用对南黄海盆地三叠系青龙组储层的影响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57-61.
|
[14] |
雷宝华, 肖国林, 张银国, 吴志强, 王建强, 孙晶.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部断阶带构造地质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7): 41-45.
|
[15] |
李双林, 冉涛, 董贺平, 王建强, 赵青芳.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类气体地球化学异常与深部油气属性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7): 34-40.
|
[16] |
张银国, 肖国林, 吴志强, 雷宝华, 孙晶, 王建强.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演化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26-33.
|
[17] |
董贺平, 李双林, 肖国林, 赵青芳.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区沉积物中渗漏烃的三维荧光特征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0): 40-45.
|
[18] |
王明健, 张训华, 王安国, 肖国林, 王蛟.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
.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7): 46-50,65.
|
[19] |
吴志强, 刘协来, 陈茂根, 施剑.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南黄海海相地层地震成像中的应用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2): 40-44.
|
[20] |
刘金庆, 许红, 孙晶, 宋红瑛, 孙和清, 闫桂京.
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的几点认识
.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28(4): 30-37.
|